第十二章 蒙大叔家的羊奶_景员外和他的小夫郎
海棠文学 > 景员外和他的小夫郎 > 第十二章 蒙大叔家的羊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十二章 蒙大叔家的羊奶

  第十二章蒙大叔家的羊奶

  “羊奶有啊!咱村子西边外围的那户,你蒙大叔家,就养了一群羊。他家天天有羊奶,之前还拿去镇子上卖,不过不好卖啊,那奶有一股子味儿呢。”

  景父一听到自己知道的事儿,立马支棱起来,滔滔不绝的说着。

  “红枣咱家也还有呢,要不让你爹先去你蒙大叔家看看,顺利的话咱们就用羊奶,不行娘就用红枣。今天晚了,明天下了摊,到家你俩就去。”

  景母也不愧是爽利的性格,三下五除二就安排好了。

  转眼就第二天。

  吃过早饭,景逸就跟着景父往蒙大叔家去沿着村子北边外围的小路,就可以到蒙大叔家,不过两柱香的功夫,路上还听景父讲了蒙大叔家的情况。

  蒙大叔名叫蒙壮,名字基本就是照着人的模样起的,又高又壮。

  蒙壮是小时候跟着爹娘逃难来的,老家是在大源朝西北部的草原上,属于游牧民族,基本以放羊为生,家里最为富裕时候养了一百多头羊。

  据说蒙大叔八岁那年冬天,刚一入冬,就陆陆续续下了近一个月的大雪,大源朝北部几个省都遭了雪灾。

  景父是个实在性子,直截了当的说明了来意:“蒙大哥,家里在镇上做了点小买卖,需要些羊奶,您这边羊奶卖吗?”

  每天骑马恣意驰骋在青青草原,挥舞着皮鞭,赶着羊群,哼着轻快的曲调。大口吃肉,大口喝酒,粮食反而对于他们来说,是比肉更精贵的食物。

  镇上县里的高档食府能做好,但是贫民百姓也没什么路子能把肉卖进去,所以现在蒙大叔家的规模也就大概三十只羊。

  最严重的是,老天爷仿佛只是给了大家一个喘气的时间,过了几天雪又开始下,还活着的人看不到任何希望,遂拖家带口拼了命的逃离西北几省。

  所以,就算后来西北几省休养生息后又恢复往日生活,蒙大叔一家也没有回去,不想再重新去走一遍那条埋葬了小妹的逃难之路。

  受灾最严重的几个乡镇,雪已经积得一人多高,等赈灾的军队开路过去,基本上一个村子也再难找到一个活口。

  其他地方也是冻死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。

  虽然穷,但是家里都是和睦人,日子过得也还舒心。蒙二叔性子老实巴交的,所以家里大多数都是蒙大叔做主。

  虽然朝廷已经尽力做了救援,派人过去治理雪灾,安抚灾民,还分发下去了粮食和钱财救济灾情严重的几个乡镇,但是在无情的大自然面前,很多努力都是杯水车薪。

  蒙大叔一家五口,孩子里老大是个汉子二十了,今年刚娶的夫郎,还有个小弟十四;蒙二叔一家三口,孩子也是个小汉子,今年十五。

  在西湾村安顿下来后,朝廷给了灾民一人一两的救济银钱。蒙老爹给家里留了二两备用,用三两买了小羊崽,重操旧业,养羊放羊。

  所以,蒙家刚来那头几年的日子,也是难熬的很。

  “卖!我家里现在刚生完小羊崽的母羊有五头,每天有不少羊奶呢。这一桶奶,差不多有个五斤左右。你们给个十文就行。就是这羊奶有股子味道,大家都不太爱喝。”

  后来羊养起来了,但是平原上的百姓很多都不爱吃羊肉的那股膻味儿,也没的时间去研究怎么去膻,最主要猪肉才十多文一斤,羊肉要五十文一斤,都快赶上牛肉了。

  蒙大叔就是这时候跟着爹娘来到西湾村安顿的,一家四口,景大叔的爹娘和弟弟,听说其实还有个小妹的,但冻死在了逃难的路上。

  说话间,景逸他们到了蒙家,蒙家因为蒙老爹和蒙大娘都还在,所以蒙大叔和蒙二叔没有分家。

  别看羊不少,每年真正能出栏的也没多少。所以平时蒙家的汉子有时间了就去做做短工赚点家用。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。

  不过蒙大叔的父亲蒙老爹倒是颇为怀念当牧民的日子,也乐意跟别人侃大山时聊聊草原。

  本来羊肉就价贵,三两银子也就买了五头小羊崽,古代也没什么精料喂养,一般至少养个十个月卖才比较值钱。

  羊奶能卖钱蒙壮自然高兴,但蒙壮也实在,话都说清楚。

  “唉,是啊,就是有点味儿而已,这羊奶可是好东西,我们草原上都煮了给娃娃补身体呢。”蒙老爹听着从旁搭话,自己家好东西一直没人识货,他也是着急。

  “确实,牛奶、羊奶都补得很,喝了骨头会结实呢。”景逸补充道,“那我们每天下午申时左右过来拿奶可以吗?”

  听到了蒙大叔给的价格,他想着是真实在,看来大源朝确实没怎么发展乳品业,跟他之前了解的前世历史里的古代贵族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。

  “当然可以,那从明天来吧,我倒时候给你们提前准备好。”

  “好的,谢谢蒙大叔。这是明天的十文钱。”景逸见敲定好了,就拿出是个铜板给了蒙大叔。

  “你这孩子,一个村的还见外,拿奶的时候再给钱。”蒙大叔脸一沉,教训景逸到,让他别那么见外。

  之后拜别了蒙家人,景逸和景父匆匆往家里赶。

  这新产品搞定了最难的一味原材料,得赶紧去跟景母说一声,明天下午就在家里试着做一做,景逸想着,如果味道没问题,那三天后就开始上新,正好利用这三天,在摊子上推广推广。

  还有羊奶的膻腥味儿,也得想办法去除,他记得放些杏仁儿跟羊奶一起煮,就可以去除膻腥儿,不过也没实践过,看来明天也得试试。

  转眼第二天收摊了,今天景逸心情略低落,初夏没来。

  果然,那天来镇子上采买才是偶然的,不然他不会经常来镇上。而且今天交接班时候比较仓促,一句话也没跟冬山这个小家伙搭上,唉,来日方长吧。

  感叹完,他推着板车跟景父去了镇里药店买小茴香和杏仁。面对药童的疑惑目光随便扯了个理由,想着以后还是把这些需要的原材料分开来在不同的药店买比较好。

  买好东西到了家,就看到景母已经把大米、糯米都提前泡上了。

  景父和景逸刚走了一个多时辰回来,要休息一下,一家人就坐在有阴凉的墙根底下纳凉顺便计划一下一会儿的工作。

  景母负责做凉糕,景逸负责做茶叶蛋,景父以及两个小家伙是机动人员,哪里需要顶哪里。正好家里现在是两个灶,可以同时进行。

  休息好后,景父去蒙大叔家买来了羊奶。

  景母开始了自己第一次的羊奶小凉糕和红枣小凉糕的制作。

  大米和糯米已经提前用水浸泡了一个多时辰,快可以用了。正好利用这会儿时间把其他准备工作做一下,先煮羊奶,把镇上买回来的杏仁磨成粉加进去,然后再加上适量糖,不要煮太长时间,滚上两滚就可以盛出来了。

  整个小院弥漫着浓郁香甜的奶香味儿,引得两个小馋猫放弃了当景逸跟屁虫赶紧跑进了厨房。

  “娘,这是羊奶吗?好香啊”景安吞着口水说到。

  “娘,您煮的羊奶肯定好好喝。”虽然还没喝到,但是景舒已经在自己心里给这羊奶打了满分,小脸笑眯眯地看着景母。

  景母听见两个小家伙的甜言蜜语忍俊不禁,还没说话呢,就看见景逸拿着几个竹筒进了厨房,她就想着,这好东西大儿子肯定亏不了家里人的嘴。

  现在家里有钱了,景母也恢复了以往大方爽朗的性子,二话没说就给五个竹筒都盛了些羊奶,三个竹筒里盛的多分给了三个儿子,两个竹筒少些的是她和景父的,他们俩尝尝味儿得了。哪能跟孩子争嘴,再说剩下这些还得做凉糕呢。

  甜甜的羊奶喝到嘴里,景安和景舒小哥俩都高兴坏了,乡下哪有什么好吃的零嘴,上次的糖葫芦都稀罕好久。

  这次的羊奶里加了糖又加了杏仁,多层次的口感,香醇中夹杂着一股清香,甜美的让人心醉。

  连景逸都赞不绝口,原生态无污染的食物味道和口感真是没得比啊。

  想起这羊奶不仅口味好,还营养补身体,立马决定以后家里人每天都来一杯。“爹,咱们明天起买两桶羊奶吧,就这么煮了,以后每天早上一人一杯。好喝还补身体。”

  景父听闻,虽然觉得他和他们娘不用跟着一起喝,正值壮年不需要补。

  不过他也不好扫了景逸的孝心,而且现在大儿子主意正,到最后肯定会被说服,所以就直接放弃抵抗了,“成,以后我买两桶。咱们每天早上都甜甜嘴,干活也有了力气。”

  本来小耳朵就高高竖起的景安和景舒听见了,连忙高呼大哥真棒,又把景父给醋到了,心想我这也出了力啊,没我天天给你们买回来,你们喝啥!这两臭小子!

  欢欢喜喜地喝完了羊奶,一家人又继续进行小凉糕的制作,知道了羊奶的甜蜜滋味,大家对于小凉糕的成品都无比期待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ojcry.com。海棠文学手机版:https://m.ojcry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